颅颌面出生缺陷研究中心 主页 > 研究中心 > 生物与新医药 > 颅颌面出生缺陷研究中心 >
最新成员
颅颌面出生缺陷研究中心简介
(一)关于出生缺陷及成熟开展的检测项目
近年来,我国出生缺陷率呈上升趋势,每年新增约90万例;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,高龄妊娠和多次生产等环境高危因素大量涌现,将进一步增加出生缺陷患者的数量和潜在风险,并且给社会带来巨大负担。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二胎政策的放开,2016年后每年将会迎来大约1800-2000万新生儿,政府在出生缺陷的基础科研给予更多的政策关注和资金投入。


通过近十年的市场培育,NIPT逐渐被医生和消费者认知并熟识,唐氏综合征、耳聋筛查及地贫已成为重要市场营销事件,以唐氏综合征为例,存在巨头之间市场营销竞争激烈,数据库不统一等要素。
作为目前唯一通过crispr/cas9基因编辑验证表型的的颅面部出生缺陷综合征,完全自主知识产权,完整循证医学证据链,由此基础上开发出的试剂盒解决了上述病种存在的市场不确认因素,业已形成完整护城河。
(二)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综合征(Craniofacial MicrosomiaCFM)概述
 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综合征是仅次于唇腭裂的第二大颅面部先天缺陷,在《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》中,已从第十位上升至第六位。我国位于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世界三大高发地区(南美洲、亚洲、北欧)之一,该畸形在我国发病率达3.5/万新生儿。其中广东发病率8.5/万新生儿,佛山地区更是高达1/500新生儿。

 
 
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,特征表现为面部不对称,无耳、外耳发育不完全或耳道闭锁(伴鼓膜缺失),听力损失;并常见严重大小脸、小眼球和下颌骨发育不良(腭唇裂)等;45%以上(摘自人卫版《临床诊疗指南 整形外科分册》)患者会合并非颅面畸形,特别是椎骨、肾脏(单侧肾缺如)、心脏(严重先天性心脏病)等出生缺陷;给患者造成极大损害的同时,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。
信息附加条件:

主要成员单位